一、高点谋划、高位推动,构建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一是专题安排部署。院党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年初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理论调研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院领导具体抓,案管部门组织协调,全院上下合力创新发展的“大调研”工作格局。成立理论调研课题组1个,理论研究小组3个,今年以来,撰写理论研究文章30余篇,申报省院课题1项。二是自觉接受指导。切实加强与上级院的联系、沟通,第一时间了解把握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邀请上级院调研骨干为全院干警作专题授课,就文章选题、文章构架、写作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切实提升调研写作水平。三是深挖内部潜力。在全院组织开展“推进铁检工作现代化”征文活动,针对检察办案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共征集论文27篇,经专家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9篇,其中2篇文章在《甘肃检察》发表。
二、多维发力、多措并举,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
一是经费保障到位。对优秀的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和课题经费,确保调研任务落得实。每年为各部室订阅各类法律类报纸期刊,组织干警集中学习优秀检察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国检察官》《人民检察》《检察调研与指导》《甘肃检察》等刊物每期目录、采用倾向、语言风格、体例格式、投稿渠道等进行研究,引导干警打开眼界,找准视角。二是完善业绩考评机制。细化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指标,提升理论研究指标分值权重,合理确定发表论文、承担课题等加分分值,将理论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及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和检察官入额及晋级的基础条件,促使全体干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积极投身其中。三是推动成果转化。邀请上级院调研骨干进行业务指导,利用检察系统的专刊多渠道刊发研究成果,积极向上级和各期刊平台等投送优秀作品,加强成果推荐转化,使研究成果走向更高更大的平台。
三、精准聚焦、精心培养,打造专业化检察理论研究队伍
一是重视人才培养。发挥现有专家人才的“传帮带”作用,鼓励年轻干警积极参与研究课题申报,提升年轻干警的调研兴趣及写作热情,为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从各条线选拔人才,打破部门壁垒,强化内部整合,成立跨部门课题组和研究小组,发挥调研合力。二是突出领导带头。建立院领导课题负责机制,党组成员要积极带头开展理论调查研究,“一把手”要带头申报具有全局性、指导性的研究课题,使调研与具体工作同推进、同落实、共促进。三是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干警积极参加最高检、省院、分院举办的理论研究培训课程,并在培训结束后开展传学讲学活动,实现培训成果共享,进一步扩大学习培训效果,提升全员参与检察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以及理论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今后,我院将继续扎实推进检察理论研究的系统化和常态化,不断凝聚研究合力,提升研究质效,为检察工作注入动力、增添活力。